看了8年的社交产品,我写一下自己对http://friend.tech的理解:
大部分加密货币交易者把这个东西当成了ETH质押挖矿,根据friend的规则,kol需要自己开个room,自己买自己足够多的key,醒来就在里面胡乱互动几句,以获得足够的point,用来等待该项目的空投代币,最后卖掉获利。
是的,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friend的项目方选择加密货币作为首选人群,也是很天然的事情,这里有足够的金钱,加密货币的kol为了ETH早已经把自己彻底商品化、工具化等等,他们天然更愿意接受这种行为,但是,我从http://friend.tech上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很精妙的设计,甚至能抄到web2的社交产品上,去海外做一款新的社交软件。
我们来看下friend的几个设计机制:
1、注册账号需要邀请码,传统的社交软件早期用来制造稀缺感的方式,会引发推特上的病毒式传播
2、给kol定价,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kol,关注了一批kol,但是高高在上的kol未必会回复你的信息,在新的社交平台反而你花了钱买对方的key,会被kol视为对自己的认可,反而愿意去回答你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接触硅谷的VC、Web3知名项目的CEO,你可以直接买他的key,然后问他问题,甚至获得私人的联系方式,比如circle的CEO(发行了usdc稳定币)
3、kol一对一、一对多的问答社交模式,买key的人提出的问题,只有自己能看到,但是kol回复此人后,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提出的问题和kol的回答。kol自己说话,所有人都可以直接看到。这个模式设计得很精妙,微信群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让你讨厌的,不想看的人的话被屏蔽掉,你花钱来问kol问题,自然不想关注其他人太多。
4、key梯度定价模式,这个设计很像交易所的订单薄,任何人买一卖一价都有价差,而且会扣除10%的税,平台抽取5%,kol抽取5%。也就是说,它的机制对于投机者是不友好的,但是key的价格=购买序号的平方除以16000这个设计,又给了早期粉丝获得利润的空间。如果你想要短期获得利润,那么一开始冲进去批量买知名kol的早期key是没问题的,如果你想获得短期利润之外的东西,比如kol的关系链、看这些人平时在交流讨论什么、他们对某个东西的看法是怎么样的,买一个key就够了。
5、kol的虚荣心和声誉带来的资源。部分kol是无法忍受自己的价格太低的,所以会有回购行为。一类kol想要获得足够多的空投奖励,而空投依赖的积分是跟他们持有自己的key的数量和价格,自己在room中活跃的时间有关系的,所以这类kol有足够的动机去维护地板价,他们甚至宣布所有手续费都会拿来回购key,或者与所有key的持有人共享手续费收益。另一类kol就纯粹是维护面子或者渴求知名度了,比如自己5万粉,别人2万粉,怎么能自己的key没有别人的贵呢?比如我把自己买到全球第一高,我是否能被所有加密货币玩家知道呢?这样我去获取elon musk的WhatsApp也就很自然了,他知道我是谁了。
6、退出机制,对购买者和kol都是一种保护。免费的群聊,常常会带来一部分黑粉,而付费的群,天然屏蔽了一部分黄色广告,一部分黑粉的窥探。传统的知识星球实行的是三天后就不能退款的原则,很容易变成纯纯的割韭菜行为,加了之后就无法退款了,而key的设计是根据当前的价格,自动降低一档出售,再收取10%的手续费,kol的粉丝可以通过忍受一些亏损,离开这个kol的社群,可能是不再喜欢这个人,可能是只是单纯把这个kol的key当成投机工具,当发现他的key无法快速升值,于是就离开了。
7、kol的高质量社交关系的引入,大概率会变成私董会,信赖kol认可kol能力的朋友,看到自己朋友的key之后,大概率会购买,进来与kol交流,体验产品的机制。
8、kol之间的互惠互利行为,一般kol基于第5点,也会进行互相抬轿子的行为,互相购买对方的key,交换粉丝,这样有助于维持地板价。
以上只是我早上吃饭时候思考到的部分http://friend.tech不一样的地方,整个软件确实是基于实际社交中遇到的问题,在产品机制上进行了精妙的设计,这个产品能解决很多社交的问题,但是也存在着天然的短板。
那就是严重依赖kol的导流,给kol的奖励也不足,我猜测如果这个软件野心很大的话,后面也会加入类似推特的全域流量功能,不再单独是私域,而是变成内容创作平台,同时提供了直接的粉丝变现能力,甚至会取消掉eth的机制,以美元这类世界通用货币,逐渐扩散到传统互联网,最起码我感觉这个机制,是能拿来抄一下,做成海外社交产品的,只要把给kol的分成调高一些即可,搞定kol,搞定一切。是有机会做成另一种产品逻辑的onlyfans的,要知道onlyfans的22年营收是56亿美元,税前利润是5.25亿美元,员工数不到200人。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