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Matti
编译:深潮 TechFlow
反社交的媒体和 Web3 商务
我一直认为社交媒体正在变得更加反社交化。TikTok 催生的短视频趋势,其核心并无社交性可言;一个算法获取用户生成的内容(UGC),并将其推荐给人们。这是算法和随机陌生人在优化注意力。
由于 Web 3 渴望彻底改变社交媒体游戏,因此值得考虑它在多大程度上适合在线蓬勃发展的非社交趋势。尽管这些应用程序最初是为方便社交互动而设计的,但它们却助长了愤怒文化、冲突和过度依恋偶像的反社交行为。
我最初是要找出社交媒体如何变得反社交化,以及 Web3 如何适应反社交化媒体的未来。但在此过程中,我意识到 Web3 是新时代网上社交和商业互动的现在与未来。
从社交到反社交
Facebook 催生了社交媒体的大众采用。它的成功始于新闻馈送的推出,最初是朋友之间的聊天,后来变成了全球键盘侠的竞技场。
社交媒体平台的设计本质上是对点赞、关注者、订阅者和其他参与度指标的竞争,这是对个人社交资本的间接衡量。多年来,这些平台已善于将社交资本转化为财务资本,催生了内容创作者阶层,即网红。
Eugene Wei 描述了 Twitter 的一个转型时刻,他提到了“大逃杀”中按性能对推文进行排名的介绍:
“我们现在处于 Twitter 后期时代,几乎每个推文都极度渴望被收藏和转推,每个人都是训练有素的评论员或喜剧演员。充斥着舆论导向和箴言。”
虽然仍然不是大逃杀那样的终极零和游戏,但能够获得地位和可能实现货币化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反社交的。想想社交媒体初期乏味的生活更新,没有为获赞而发。人们说他们想说的,现在人们说他们认为别人想听的或算法捕捉的东西。
为什么这是反社交元素?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金融资本提取游戏
这是一种模仿游戏,其设计目的是引发冲突或愤怒,从而吸引更多关注
它由非人类元素(算法)管理
表演不是社交活动——表演者和观众有明确区别(顶多是拟似社交)。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交媒体平台的关注者和表演者越来越与社交方面隔离,甚至没有注意到,主要是锁定在自我欲望反馈循环中。Rene Girard 会说,社交媒体被设计成传播无限的欲望。社交媒体允许了我们可能以前无法预测的新行为模式。
这就是为什么社交媒体促成了嬉皮文化向炫富文化的转变。
“2000 年代初出现的以真实性为导向的讽刺性文化已经让位给了人们真正愿意受到影响、愿意真诚参与的时代,即使这会让人感到畏缩。”
TikTok 引入了下一级别的反社交水平。它几乎没有任何社交元素,仅由随机用户生成内容和最大化用户从屏幕获得多巴胺的算法组成。在目的发现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意图,只是下一个片段产生的多巴胺刺激,可能指定下一个购买任务——鞋子、手表、一次性关系或其他物品。
我们正在不懈地走向一种更加反社会的金融化镜子文化,即电脑屏幕,在逃避现实的丰富世界中制造了一个陷阱。正如 Toby Shorin 所说:
“阶级流动性可能已不存在,但至少我们可以拥有漂亮的东西。”
在加密文化中,我们正在延续一个多代财富的伟大神话——快速阶级流动的想法。想象一下,如果只能建立一个将两者结合的产品——既满足反社交欲望,又给予快速阶级流动的希望。
快速致富的 Tik-Tok 已经通过代币和 NFT 推荐涉足加密领域。随着 friend.tech 这种庞氏社交的出现,Web3 将吞并网红的前景变成现实。
融入文化
“波动即服务”将加密产品(和文化)定位为依赖波动才相关。最重要的认识是波动性是加密货币的特征,而不是缺陷。
虽然它表达了投机作为一种过渡特性的希望,但由于加密文化依赖资金流动,它几乎永远不会放弃投机(至少作为一种用户获取策略)。这就是为什么我将 Web3 定义为互联网用户的一种心态——“为波动而来,为技术而留”。
但在其间某处有一个产品——但它是流动的,通常由一个代币表示。
人们无法从现有产品的角度理解加密,但加密是另一回事,它非常流体化,产品随着叙事而变化,但归根结底——代币就是产品。
从这个意义上说,你购买的是文化,产品是辅助的。这就是我上面引用的的论点之一,炫富文化首先是产品,品牌通过 Meme 和网红将自己融入文化。
今天,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文化本身成为一种产品,而代币则是可以获取的文化艺术品。
Web3 社交=庞氏社交
加密主要关乎货币和嵌入网络的金融工具。正如 Joel John 所说,加密文化依赖资金流动。网红时代植根于将社交资本(关注者和参与度)货币化,如上所述,这可能是一个天造地设的组合。
friend.tech 是一款投机性社交游戏,它是一个概念验证,并且可能是 Web3 中类似实验的创新触发点。虽然 Web3 社交媒体的宏伟意图是用户拥有自己的数据和社交图谱,但我们可能最终只得到一个更好的资本提取游戏。
尽管 friend.tech 的本质是生活方式时代的残党,因为它主要使拥有既定社交资本的个人能够取得更多财务资本,但它也允许关注者获得部分收益。网红拥有的个人赌场就是这样开始的,但还有摆脱网红赌场的方法。也许这个反乌托邦的愿景中也存在一线曙光。
虽然 friend.tech 是 Web3 社交的首批成功应用之一(不出所料,其早期优势依靠庞氏机制),但它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可能会引入更多社交而非反社交行为。
随着网红自身也成为品牌,他们能够自上而下地推出白标产品——向粉丝倾销商品。如上所述,品牌进入文化相关性的方式是通过网红合作和 meme。但是,如果我们可以集体拥有 Meme 怎么样?进入部落时代。
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社交媒体在观察者和产品之间插入了一个渴望层。Web3 可以通过添加归因来改变这一点。如果前者由网红代表,那么后者的标志将是代币化的文化。
Owny 粉丝
随着人们能够在过去二十年中自由地制作和传播信息,未来他们将能够拥有和货币化文化及其果实。
“代币不仅能够通过记录来源和创意的起源等方式归因社交认可,还能将财务价值导向拥有这些创意的人。”(Aleksia Vujicic 关于共同创作的文章)
过去,产品是主要内容,而今天,(亚)文化是产品,产品是辅助的。DAVID PHELPS 写道:“不严肃的游戏可以是非常严肃的信仰体系”,Shorin 进一步说:
“相比用户,信徒的终生客户价值可能更大。创始人可以轻松设计一个文化,具有各种装饰,升级机会和永久的提取模式。”
Web3 创建了快速全球资本形成的工具,并有能力赋予所有权——想法或产品的股份。随着新的部落或教派在网上形成,他们分享一个想法和实现它的意愿。他们不必依靠任何人给他们产品。
特别是如果他们能够用代币将产品与意识形态忠诚度天然结合。唯一比邪教更强大的就是拥有自己形式货币的邪教。
无论是 OlympusDAO、BAYC 还是所有 meme 币,这些都表明一种自下而上引导的文化,参与者与其成功息息相关。波动性是一种成功的用户获取策略。文化的强度决定了游戏的持续时间以及微观经济学的可持续性。
品牌是崇拜的一种形式,如今它们开始自下而上地建立起来。亚文化就是产品,而不是自上而下。这表明亚文化用来证明产品。欧洲足球俱乐部是这个模式的原型(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更多的私人资本寻求进入并进行商业化)。
如果你看不到产品,那么你可能就是产品。在 Web3 中这通常是正确的。到处都有产品出现,代币涨跌,一些东山再起,一些被永远遗忘。与此同时,我们大多数时间都在娱乐。
Web3 就是商业
以太坊本身是一个品牌。以太坊的品牌是最强大的护城河。在抽象层面上,拥有 ETH 就是对 Web3 日益明显的消费的赌注。也许在未来,我们会理解 ETH 就是耐克,SOL 就是阿迪达斯——这完全是一个消费者选择,而不是任何本质差异。
friend.tech 证明了我们实际上可以代币化几乎任何东西,而不必遵守会使这种开放关系更正式的法律协议。消费品牌卖的是拥有这个商品你会受到欣赏的想法,但他们永远不会保证这一点。购买者寻求的就是这种无声的地位承诺。
创作者股份出售的想法是你将被你偶像的内部圈子接纳,但我们不应要求创作者因为粉丝拥有一两股份额就必须尽职尽责地取悦粉丝。换句话说,地位比实用性更重要。
投机社交或 SocialFi 可以成为我们以前从未想过的“真实世界资产”的开始。我们不应该考虑如何在链上放置国债,而应该考虑如何引入和发展消费文化,同时给予它代币所有权中嵌入的地位等新形式的产品。
也许我们仍未认识到 Web3 就是商业,而是一种由新型产品——代币组成的新颖形式。代币将文化和产品的概念捆绑在一起。产品是可以随时间变化形式的反身性叙事的主体。同样,炫耀性消费从根本上来说是实现某些目标(地位、快乐、刺激等)的一种手段,代币也是如此。
但市场上也有更多具有特定目标的社交部落。今天,我们也看到它们出现在 DeSci(Degen 科学),例如 VitaDAO 或 HairDAO 这样以使命为驱动的品牌,各种产品和未来货币化都流回代币持有者。
通过 friend.tech 的简单赌场,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交的新高度——我们也将网上商业转变为围绕代币网络构建的更自下而上的归因文化。在我看来,这挑战了传统的商业观点,并将代币的 Meme 溢价转化为品牌购买力。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