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32年,发现一个很吊诡的现象,越出身普通的女孩本该越早认识到社会真相,但事实上反而越晚。受限于原生家庭、资源、环境、父母眼界等,综合作用下,大部分普通女孩都要在25岁以后,甚至是30岁-40岁这个阶段才开始有觉醒的意识。
我出身于西南一个普通小城,父母都是普通人,没有亮眼的背景,也没有万贯家财,从小我接受的教育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找个稳定工作,成家生子,在那一亩三分地里,充斥着比较。和父母同事的孩子比分数,比成绩,父母之间要比职位,比房子大小,比谁暑假可以带孩子去出省玩一玩。
那时候,考个好成绩,得个三好学生,暑假能出省度假,就已经成为大家眼里艳羡的对象,几十人的班级,小小的学校,贫瘠而又单调的生活就是我以为的世界全貌。我曾被教育,只要成绩好,出社会就会一帆风顺,但事实上真工作了才知道,分数只代表在某个阶段,你的注意力和行动力都没跑偏而已,不代表你的以后,更不代表你就真的能在社会上如鱼得水。
社会生存法则,为人处事情商,生存晋升本质,学校没教,父母没说,都靠自己踩坑才能悟出来。而那些掌握着优质资源和人脉的父母,他们反而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们一些社会的道理,人情往来的规律,这些孩子也许成绩平平,但早已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后来被毒打的几率要小很多。
在被社会这所学校教育过多次后,我终于发现,一个没有父母托举的女孩,觉醒年纪就会晚很多,要么在出社会几年之后,要么就要到结婚生子以后。你才开始接触到这个真实的世界,经过一段时间摸爬滚打,30以后头脑才逐渐清醒,学会看清事物的本质,摸清行运逻辑的重点,努力做到物质和精神两手抓,至此,后面才有可能过上相对顺利的生活。
但若是在这几年关键节点上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比如执拗的去爱一个不值得的渣男,一遍一遍陷进去不吃教训,不懂反思,不懂谋划成长,拒绝一切成长伸出的触角,那30岁以后则迎来人生的大下坡路。物质没有初始积累,精气神又向下运行,人在被这些东西裹挟的匆忙之后就很可能会找一个人凑合将就,之后婚姻和人生都被揉成了一堆浆糊,40多岁还只能靠抱怨来过一生。
所以,宁愿痛苦,不要麻木。
麻木,就是在重复无价值的既往动作,而痛苦,有可能会打开一个成长的豁口,你钻进去褪一层皮,出来就会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