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分析的定义
需求分析是产品设计准备前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它是指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分析,准确理解用户和项目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具体要求,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表述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从而确定系统必须做什么的过程。
需求分析是软件计划阶段的重要活动,也是软件生存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该阶段是分析系统在功能上需要“实现什么What”,而不是考虑如何How去“实现”。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搞清楚“去角色化的个体特征”以及“集体人格特征”,明确痛点、痒点以及爽点均是产品机会。
二、如何做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为了识别和理解产品或系统的需求,以便能够准确地定义和满足这些需求。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
1. 用户访谈
与用户直接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期望和痛点。以下是一些关于需求分析用户访谈的指导步骤:
1)确定访谈目标:明确访谈的目的和领域。确定你想要了解的问题、需求或主题。例如,产品功能需求、用户体验痛点、用户期望等。
2)制定访谈计划:设计一个结构化的访谈计划和提纲,包括问题的顺序和逻辑。确保涵盖所有关键的话题和问题,以便全面了解用户需求。
3)选择参与者:选择目标用户群体的代表性参与者。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目标用户群体的特征来确定参与者的选择标准。通过随机抽样或根据特定的特征进行选择,确保参与者能提供有意义的反馈。
4)进行访谈:与参与者进行面对面或远程访谈,根据访谈计划逐步引导他们表达观点和需求。
2. 用户观察
通过观察用户在实际环境中使用产品或系统来获取需求信息的方法。以下是关于需求分析观察法的指导步骤:
1)确定观察目标:明确观察的目的和焦点。确定你想要了解的问题、需求或行为。例如,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使用流程、痛点和障碍等。
2)规划观察过程:制定观察计划和提纲,明确观察的时间、地点和持续时间。确定观察的关键方面和指标,以便收集有关需求的信息。
3)选择观察对象: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目标用户群体的特征,选择代表性的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或根据特定的特征和行为进行选择,确保观察对象能提供有意义的观察数据。
4)进行观察:根据观察计划,观察用户在实际环境中使用产品或
3. 问卷调查
收集用户需求和意见的常用方法。以下是一些关于需求分析问卷调查法的指导步骤:
1)确定调查目标:明确调查的目的和所要了解的问题或需求。确定调查的重点和关注点,以便设计相关的问题和指标。
2)设计问卷:根据调查目标,设计问卷问题。问题应该具体、清晰,涵盖用户需求的关键方面,比如功能需求、使用体验、期望等。可以选择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或者组合使用,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问题选项。
3)预测试和改进:在正式发布之前,进行预测试并收集反馈。预测试可以帮助发现问卷中的问题和不清晰之处,以及了解调查时间的合理性和用户的体验。
4)选择调查样本:根据产品和目标用户群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本。可以通过随机抽样、目标用户群体选择或其他适当方式进行选择,以确保样本的有效性和代表性。
4. 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是指对竞争产品或类似产品的功能、特性和用户体验进行比较和评估,从而洞察用户需求、市场趋势和产品差异化的方法。以下是需求竞品分析的一般步骤:
1)功能比较:比较竞争产品的功能,了解它们有哪些特点和独特之处。确定竞争产品是否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以及自己产品在功能上的差异化优势。
2)用户体验比较:评估竞争产品的用户界面设计、互动流程和用户体验。考察其易用性、流畅性、一致性,以及提供给用户的附加价值。
3)定价和商业模式比较:了解竞争产品的定价策略和商业模式,包括收费方式、订阅模式、广告收入等。评估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定位。
4)挖掘用户需求:通过分析竞争产品相关的用户评论、意见反馈等,了解用户对竞争产品的看法和反馈。发现用户对竞争产品的满意度、不满意之处和需求痛点,从中挖掘出用户的实际需求。
5)确定竞争产品:确定与自己产品直接竞争的产品,包括同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或类似类型的产品。这些产品应该具有相似的功能、服务或目标用户。
6)收集竞争产品信息:收集竞争产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它们的功能特点、用户体验、定价策略、品牌形象、市场占有率等。这可以通过竞品的官方网站、产品文档、使用演示、用户评论等渠道进行收集。
7)分析竞争产品:对竞争产品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其功能、特点、优势和劣势。比较和评估它们与自己产品的区别,并找出优于竞争对手或有待改进的方面。
5. 原型示意
通过创建可交互的用户界面示意图或模型,来验证和验证需求的方法。以下是用于需求分析原型设计的一般步骤:
1)收集需求信息:通过与用户、利益相关者和团队成员的交流,收集和明确需求。了解他们的期望、需求和问题,并记录下来作为原型设计的依据。
2)确定关键功能和页面:根据需求信息,确定关键功能和页面,即将涉及到的核心功能和用户界面。
3)创建低保真原型:根据需求确定的关键功能和页面,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纸和笔、线框工具或原型设计工具),创建低保真原型。低保真原型可以是粗糙的草图、线框图或简单的界面模板。
4)进行评审和反馈:与团队、用户和利益相关者一起评审原型,并收集反馈。确定原型的逻辑流、界面布局和功能需求是否符合需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5)创建高保真原型:在进行评审和收集反馈后,根据低保真原型的改进,创建更加逼真和具体的高保真原型。高保真原型可以包含更丰富的界面设计、交互效果和真实数据。
6)进行用户测试和验收:使用高保真原型进行用户测试和验证。让用户执行典型的场景和任务,收集他们的反馈和体验。根据用户的反馈和验收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6. 用户故事
描述用户的目标、行动和期望,用例描述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活动和交互,这有助于详细地了解用户需求和系统的功能要求。下面是使用用户故事法进行需求分析的一般步骤:
1)确定用户角色:明确参与系统或产品使用的不同用户角色或类型。每个用户角色都有不同的需求和目标,所以要确保涵盖所有用户角色。
2)编写用户故事:使用“As a [用户角色],I want [某个功能或需求],so that [实现某个目标或获得某个好处]”的格式编写用户故事。用户角色应该是一个特定的用户,功能或需求应该是具体和可测量的,目标或好处应该与用户需求相关。
7. 用例分析
通过编写和分析用例来描述和理解系统或产品的功能需求。下面是用例分析的一般步骤:
1)确定参与者:确定系统中涉及的不同参与者或用户角色。这些参与者可以是真正的用户,也可以是其他系统或外部实体。
2)识别用例:根据参与者的角色和行为,识别出涉及到的不同用例。每个用例描述了一个参与者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场景,即用户执行的任务或系统提供的服务。
3)编写用例描述:为每个用例编写具体的用例描述,描述参与者的目标、步骤和预期结果。用例描述应该是清晰、简洁而具体的,以便能够准确传达参与者的需求。
4)确认用例粒度:确保用例的粒度适中,既能够捕捉到具体的用户行为,又不过于细致。用例应该尽可能地覆盖用户交互的关键步骤和信息流动。
8. 数据分析
通过分析现有的数据,如用户行为数据、市场调研数据、销售数据等,来发现用户行为模式、趋势和需求。数据分析提供了客观的信息和指导,帮助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以下是用于需求分析数据分析的一般步骤:
1)收集数据:收集与用户需求相关的各种数据,包括用户行为数据、市场调研数据、用户反馈、竞品分析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成性。
2)数据清洗和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去除重复、错误或无用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可分析的格式。这包括数据清理、数据转换、数据集成等步骤。
3)数据探索和可视化: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对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应用统计分析、可视化等方法,探索用户行为模式、趋势、倾向性和关联性等。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通常会结合使用多个方法,以确保全面而准确地了解用户需求。根据特定的项目和情境,选择和组合适合的方法,有助于获取准确和可靠的需求信息,并为产品开发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