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LayerTwo Labs
进入秋天的 10 月上旬,一场审判吸引着加密圈的目光。Sam Bankman-Fried,FTX 创始人兼前首席执行官,故意实施欺诈并合谋欺骗 FTX 和 Alameda Research 的投资者和客户。

SBF 一手缔造了曾经第二大加密交易所、又使其几乎在顷刻间破灭的男子,他的行为让加密圈陷入了外界深深的怀疑之中,主流资本不再敢轻易进入,很多创业团队因此而深陷泥潭不得不终止项目。
而看起来一直和币圈关系不甚紧密的矿圈,也遭受到了 SBF 行为带来的损失。
Alameda Research 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 SBF 前女友的 Caroline Ellison 在本周 FTX 的刑事欺诈审判中提供了许多证词。根据 Caroline Ellison 最新的证词和及提供的与 SBF 的谈话笔记显示,SBF 曾指示 Alameda 抛售从 FTX 客户资金中获得的 BTC,如果比特币超过两万美元,就持续出售比特币,以此稳定比特币价格维持在两万以下。
而这一行为,则让竞争愈发激烈的比特币矿工遭受了不应有的噩运。

Barefoot Mining 的主席兼 CEO Bob Burnett 表示:「我对 SBF 审判期间披露的他们利用客户资金压低比特币价格的消息感到愤怒。这给包括整个采矿业在内的很多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作为一名在那段时期为生存而奋斗的矿工,并且认识一些未能幸存的矿工,我试图想象经济损失的程度。我的情绪反应是想要起诉 SBF 和整个 FTX 工作人员,要求赔偿损失。我也不介意在一个有这个洞的房间里单独呆几分钟。」

加密 KOL TumbleBit(@2040yyds)也在社交媒体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交易平台做市商的惯用手段就是拉抬 Crypto(主要的标的是 ETH 等几个 Top20 币种),同时打压 Crypto/BTC 的汇率。这并不只是 FTX 自己的做法,其他交易平台也是如此。」
TumbleBit 认为,现在依然有很多玩家相信 Crypto 必然超过比特币,都是因为在上轮牛市中被洗脑太久了,习惯了币圈的爆拉走势。如果不是 SBF 拿用户的 BTC 砸盘进行资金操控,SOL、AVAX、FTT 等币根本不可能涨得起来,甚至 ETH 都达不到现在的涨幅。而这一切的背后,为此付出代价的都是用户自己。
至于 SBF 这么做的好处,他接着补充道:「这么做可以慢慢消磨人们对比特币的信心,把资金全都吸引到 Crypto 上来,一旦用户的交易习惯被培养后,他们便可以顺畅的把巨量的垃圾货倒给下层玩家了。」

尽管和采掘金矿等完全不同,但比特币挖矿同样是一个艰苦的行业。由于散热、降低噪音影响、寻找清洁低廉的电费等要求,很多比特币矿工都选址在偏僻、人烟稀少的山区建立矿场,恶劣的环境、困难的交通,矿工的生活质量难以言好。加上比特币挖矿是一个重资产投入,而对市场价格又非常敏感的行业,SBF 对比特币价格的不公压制行为对矿工而言是生死攸关的打击。
矿工的稳定性或许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不仅有市场价格的因素,还可能受到政策、电费波动的影响。矿工或矿池的「死亡」一直都在发生。据一份 2018 年的媒体统计,仅当年就有 17 个比特币矿池停止运营:
- BCMonster.com 成立于 2016-01-13
- BitcoinAffiliateNetwork 成立于 2014-07-15
- BitMinter 成立于 2011-06-26
- BTCC Pool 成立于 2014-10-21
- BTCDig 成立于 2013-07-04
- btcmp.com 成立于 2011-06-28
- btcZPool.com 成立于 2017-06-25
- Eligius 成立于 2011-04-27
- GHash.IO 成立于 2013-07-01
- Give Me COINS 成立于 2013-08-12
- Golden Nonce Pool 成立于 2018-03-27
- Jonny Bravo's Mining Emporium 成立于 2015-11-19
- kmdPool.org 成立于 2017-11-25
- Merge Mining Pool 成立于 2012-01-08
- MergeMining 成立于 2016-12-01
- Multipool 成立于 2012-03-15
- ZenPool.org 成立于 2017-10-25
这份名单当中,存在着当时最强大的比特币矿池 GHash.IO。
GHash.IO 成立于 2013 年 7 月份,在其鼎盛时期(2014 年 7 月份),该矿池的算力一度超过了全网 51% 的临界值,当时其也引发了社区对 51% 攻击的担忧,在社区的强烈呼吁下,部分矿工撤离了 Ghash.io 矿池,才使其回落到全网 42% 算力的水平,GHash.IO 之所以能够成为矿池届的巨头,与其不收取矿池费用有着很大的关系。这里给到比特币社区另外一个担忧解答,矿工会自我削减算力以维护比特币网络安全。
到了 2016 年 10 月份,这一曾经最具统治力的比特币矿池,却在鱼池(F2Pool)、蚁池(AntPool)等新兴矿池的冲击下被迫选择关闭。事后有人分析,在不断遭受大规模的拒绝服务(DoS)攻击,再加上熊市币价下跌这一因素,导致该矿池的运营商选择停止了 GHash.IO 的运营。比特币矿池简史,超 17 家矿池已停止运营。
矿工某种程度上是全员比特币最大主义者,他们对比特币的支持不仅限于 Hold,更支撑、保卫起了整个比特币网络,矿工的离开是对整个生态系统最直接的釜底抽薪式打击。
承担着安全保卫工作,挖矿行业本不应该对市场价格如此敏感,他们应该拥有沉稳的底气。

中本聪早在 2010 年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提出了联合挖矿。在讨论一个试图创建名为「BitDNS」的去中心化 DNS 系统的项目时,中本聪描述了区块链可能是「完全独立的网络」的理论可能性,独立的区块链,但与比特币共享 CPU 能力。这将允许理论链继承比特币相同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性,而不需要专门的矿工。中本聪的提议通过 Namecoin(BitDNS 的最终演变)得以实现。Namecoin 于 2011 年 4 月推出,通过结合 Namecoin 和比特币的区块头,利用与比特币的合并挖矿:这与中本聪几个月前建议的策略相同。
合并挖矿带来了新的 Token 收入,但也挤占了一部分比特币的市场份额,在如今的加密市场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了常态。在加密行业的牛市,比特币的市场份额甚至会跌至 40%。
LayerTwoLabs 提出的 DriveChain 和 BMM 是对这个问题的又一解决思路:吸收掉山寨币的市场份额,并增加比特币的交易量,同时把收益给到矿工,让他们有能力应对市场波动、甚至黑天鹅事件。这样才是对比特币最好的局面,提供持续、稳定的安全防护。

SBF 的做法还告诉我们的一件严重事情是,行业里存在着借比特币之名牟利,并伤害比特币的行为。他们的方式如同 TumbleBit 所言,抬高一些垃圾的山寨币价格并高位出售给市场投资者,导致他们的亏损。
他们能够得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向市场宣扬他们的 Token 拥有比特币所不能提供的功能和更高的交易 TPS。这些故事有真有假,但最终都是伤害整个行业。
如果不采取行动,比特币会因此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一方面随着区块奖励逐渐降低至无,自身又没有任何支持大规模采用的能力,最终进入停摆状态;另一方面,山寨币的崛起又会加速这个过程。
我们坚信比特币在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技术之下,有无可比拟的价值存储功能和安全性,但当安全性都无法保证的时候,又谈何价值存储呢?
知名作家鲁迅有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比特币面临着这个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