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的由来和早期需求
自从比特币和以太坊问世以来,无论是在应用层面(DeFi)或是出入金的交易场景里,稳定币都作为中间桥梁连接着整个加密货币生态。当加密市场产生剧烈波动时,大众对于稳定币的需求甚至会使价值为一美元的稳定币出现超过一美元的溢价。可见在抗风险偏好的选择上,稳定币毫不输于其他加密货币。
不同类型的稳定币中,为什么 USDC 会胜出
最早期的稳定币可以追溯到 2014 年在 BitShare 上发行的 BitUSD,以及由 BitFinex 同年发行的泰达币(USDT)。最近十年,越来越多的稳定币也出现在了市场上,但 USDC 却一直位居头部。在种种类型的稳定币中,为什么 USDC 会胜出?
去中心化不合规:DAI
最著名的去中心化稳定币非 DAI 莫属了。DAI 是由最早一批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之一的 MakerDAO 所发起,可用加密货币来抵押的去中心化稳定币。DAI 在加密社区拥有着难以撼动的地位,但当落地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时,其非合规的属性也局限了 DAI 从 1 到无限的发展可能。
算法稳定币:UST
在 Terra/Luna 崩塌的一系列事件中,UST 的归零是算法稳定币不可持久论再好不过的证明了。其实,早在 2018 年作为早期算法稳定币之一的 Basis 发文退还 VC 投资时,就已指出了算法稳定币的缺陷:即使算法稳定币有着近乎完美的经济理论支持,但用户信心的崩溃和挤兑会在现实中将其打败。
中心化不合规:USDT
USDT 的发行方 Tether Holding Limited 是一家维京群岛的离岸公司,但与交易所 BitFinex 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 Tether 与 BitFinex 本来就是姐妹公司。维京群岛本身的离案弱监管属性,加上 Tether 选用非知名的第三方审计商,和相对复杂的实体资产组成,种种因素导致 USDT 被诟病为不合规稳定币的代表。但由于全球稳定币监管的不完善,USDT 目前还有生存的空间并占据着大量的市场。
中心化合规:GUSD, USDP, USDC
在细说 Circle 发行的 USDC 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它的两个竞争对手:同为合规稳定币的 GUSD(由 Gemini 发行)以及 USDP(由 Paxos 发行)。
Gemini Dollar (GUSD)和 Paxos Dollar(USDP)的发行商 Gemini 和 Paxos 都是由美国纽约州金融厅(NYFDS)监管的信托公司,相当于两家公司都拥有了「银行牌照」。
GUSD 曾是市场里的明星稳定币,它曾以高达 8%APY 的收益率吸引了大量用户。但在 Terra/Luna 崩塌导致的市场动荡中,为 GUSD 带来收益保障的 Genesis 出现了坏账,GUSD 的名声也因此一落千丈。
不同于 Gemini,Paxos 走的战略路线是为合作伙伴发行稳定币。Paxos 虽然没有在自身稳定币 USDP 上大做文章,但无论是之前和币安合作发行 Binance USD/BUSD(由 NYDFS 驳回,现已停止发行),还是近期和 PaypPal 共同推出 PayPalUSD/PYUSD 的例子中,都可以看出 Paxos 倾向于作为底层稳定币发行商,为第三方提供从技术到合规等一系列支持的偏好。这一战略目前有待观察,但在传统机构进场的大背景下,或许 Paxos 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不同于 GUSD 的高收益率获客模式和 USDP 的友商合作模式,USDC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开创了一个链接传统机构、web2 和 web3 的端到端生态模式。下面我们会详细介绍。
在合规方面,Gemini, Paxos, Circle 三家公司都受美国纽约金融厅的监管,每个月都有知名会计事务所对其进行审计并发布资产报告,来确保其发行稳定币的合规性。在这一方面就不加以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