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力这个概念,很久之前便想记一笔。心力不是玄学,也不是怪力乱神,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每个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力量”(姑且用这个词来形容)。近来又有此感,索性总结陈述一番。现代社会,每个人看似都很忙碌,宝贵的时间不愿意向无价值、无意义的事情洒落,事务繁多往往常挂在嘴边的词语或借口。那么这种忙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作为一个勤恳的打工人,我所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忙碌是永远都有事情要做:是手停不下来,亦或者是嘴停不下来,亦或是大脑停不下来,自己永远都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那么这个时候时间的确是宝贵的。人就好似一个机器日夜不休,多一点时间便多一分可能产生的“正效率”。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并不是处于这种状态,而是会有数不尽的闲暇时间,睡觉、休息、娱乐、看视频、刷新闻、打游戏…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放松一种工作之外的补充,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状态去应付生活,怎样理解都可以。休息懒惰只有一线之隔,时间我们并不缺(尤其是不缺零碎的时间),但有时间却依旧做不了事情,其实缺少的是心力。为了更好的区分概念,这里的事情并非指工作,而是一些工作之余的,想做却没有做、且有能力做、可以做的事情。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那自然不在此讨论范围中,如果非要讨论的话,可以考虑开个超越篇另作细说。心力这种力量来自于人的主观,是一种可以消耗的力量,可以类比于体力,一旦体力耗尽,人便瘫软在地,长居在床,人一旦耗尽心力,即使体力充沛,气血旺盛,也犹如丧家之犬,斗志全无,眼睁睁看着状态一点点耗尽。心力这股力量又与主观能动性关联,但同时又有区别关联是在于性质上是相近的,都是精神层次的描述,而区别在于能动性是一种性质,犹如矢量、又犹如水槽,而心力则对标标量,对标水槽中的水。心力源自哪里?不妨这样想,你想做一件事,为什么想做这件事呢?一定是此事对你有吸引力,你感兴趣才会想去做,那么兴趣、信仰、责任等都可以成为心力的源泉。现在的我们愈发缺乏心力这种可贵的力量,躺平休息固然是对繁忙工作的抗争与焦虑社会的声讨,但我所惋惜的是同样也让我丧失了去做很多想做、应该做的勇气、能力与动力(这个最重要)。
望着丰富多彩的朋友圈人、空间人、微博人的活动记录,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是具有强大心力的人,我是羡慕的。我宁可躺在家里放松”,也不愿意动身去做些什么了,哪怕是写这种小作文的心力也日渐枯竭。心力是如何减少的呢?真的是烦恼越多,工作越重,导致烦恼的减少吗?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这点已经无从查证了。
如何获得心力?这倒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课题。我现在所能给出的答案是:上天其实赐予了我们很多次灵感与心动,一旦出现的时候就好好把握,那么做成此事的困难度远远比心中毫无波澜,凭空造楼要低。其实很多时候就是那么一点门槛的障碍,你再努力保持一下,你就会行动,而且很难终止。但我所知随着时间增长,上天也愈发吝啬机会了。而有的人机会很多,有的人机会很少(这其实并不公平)这又是何解呢?那又是另一个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