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滴滴对小鹏的持股上,3.25%(A类普通股)是滴滴向小鹏出售相应业务的基础持股,此外,小鹏与滴滴约定了销售额——如果车型“MONA”分两次达成销售指标,滴滴持有小鹏的股份将相应上浮,最高至大约5%。
滴滴在造车与不造车的问题上,有过很长时间的纠结和几次路线选择——1、他们想过自己造车,但觉得行业太卷,没下定决心;2、2018年滴滴与理想成立合资公司(北京桔电出行科技),不了了之;3、2020年滴滴和比亚迪共同设计D1,滴滴出方案、比亚迪制造,相当于比亚迪给滴滴代工做网约车车型,也难。
D1模式走不通,预示着Uber、滴滴、Lyft这类平台以网约车特定的车型牵动产业链帮他们造车的模式,是不可行的,“这是以前臆想出来的”。以D1为例,其售价是15w,市面上同类车型7万-11万元,对司机来说价格才是硬道理。
同时,定制车的问题是,车企要单独为其开辟产线,又上不了量,导致成本降不下来。这反映出,造车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超这些平台公司的想象,网约车平台即便有再大的量,也撑不起一个车型;反而是定制化导致成本上升,超出了租赁公司和驾驶员承受的成本。
今天小鹏的声音很多,滴滴反而比较沉默。据了解,这次滴滴与小鹏的合约中没约定唯一限制条款。小鹏收购滴滴该部分资产后,滴滴负责造车的“达芬奇”团队也还会保留一部分人员,他们想学习华为的不造车、提供智能模块的模式。
这次合作对小鹏来说,一是“MONA”可填补15万元级别的车型空白,二是可借助滴滴的网约车生态拓展销售渠道,提振销量。简单来说,就是卖车。
总之,小鹏与滴滴的合作是各有各的考虑、各有各的谋算。